对于大多数驾驶而言,排挡杆是一个习以为常的操作,只要一握、一推,就能开始行驶。然而,随着电子线传技术的发展与车内空间设计的变革,传统排挡杆逐渐被各式各样的新型换挡机制取代——旋钮、按键、拨杆,甚至是触控荧幕操作。这些创新真的更好用吗?还是反而增加了驾驶的不适应与安全风险?

试想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个开了 30 年车的老司机,某天租了一辆搭载旋钮或按键式排挡的新车,会不会瞬间不知所措?甚至可能困在车内,困惑地大喊:“这车到底怎么开?!”这类设计虽然新颖,但对习惯传统排挡杆的人来说,并不直觉,甚至可能影响行车安全。

▲简单的排挡,只要一握、一推,就能开始行驶。
None

所谓“没坏就别修”,但车厂们为了创新与品牌差异化,仍不断尝试各种新式排挡设计。例如,克莱斯勒曾将旋钮式排挡设计在音量旋钮旁边,容易让驾驶误操作;而豪华品牌 Genesis 则在 GV60 EV 上导入“水晶球电子排挡”,虽然科技感十足,但第一次上车的人可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换挡。

20250329_Crystal Sphere GV 60 圖:HYUNDAI.png

▲Crystal Sphere GV 60虽然科技感十足,但第一次上车的人可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换挡。
None

这些设计争议并非无稽之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曾指出,某些电子排挡杆“缺乏直觉性,回馈感不佳,可能导致驾驶误操作”。甚至,《消费者报告》测试时,曾有评测人员在取消 ACC(主动车距巡航)时,误将 Rivian R1S 直接切换到倒挡,所幸车厂透过软体更新修正了这个问题。

▲《消费者报告》测试时,评测人员曾在关闭 ACC(主动车距巡航)时,误将 Rivian R1S 切换至倒挡,幸好车厂后续透过软体更新修正了此问题。
None

尽管如此,专家认为“习惯”才是解决之道。一旦驾驶者熟悉了这些新型排挡装置,使用起来就会顺手许多。但在这之前,驾驶者可能需要认真研究车主手册……然而,现在的车主手册,往往还藏在车机系统的某个选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