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乐趣是什么?
主要就是开得舒适、有动力、操控佳、座椅可以支撑等等,而开长途,重要的是,视野更开阔,这就是最基本要求。
这一趟开了MG S5 EV休旅,开往东海岸的关丹,走的是高速大道,除了一小段开向榴梿园的山路小径,基本上它没受到什么考验。

这一段的高速大道行驶体验,属于山区的大道,多是蜿蜓路段,Normal驾驶模式已不足应付弯道过弯等动作,悬挂太舒适,对车手而言,须更多的关注,把它切换至Sport模式,才稍微可以稳住车子,更得心应手,更随心所欲,更可享受这一趟长途之旅。
MG S5 EV来到本地抢市场,面对的不止是它的中国对手,还有日韩对手,处境极为严苛,要脱颖而出,就的战胜重重阻碍。

■ 从"大众脸"到小惊喜
就外观来说,就和大部分中国制造没有多大分别,唯有前脸的分离式大灯有点看头,像眉毛的日间行车灯;大面积的封闭面罩已有常态,下方进风口则是MG家族的设计,整个前脸属于圆润脸形。大灯旁多开的进风口则有点意思,可以为轮胎散热,也让它在平庸中多带点运动气息。

尾部以更圆润示众,尾灯用了箭形造型,同时也是贯穿式尾灯,这款设计在市场上太轰炸式,有点视觉疲累了。贯穿尾灯上贴上MG标志,还好不是用上字母,那就更累死人了!

和大部分电动车一样,在内装,座椅用上布质加上皮革点缀,上方平行的方向盘有些性格,中控台正中摆了一个屏幕主机,还有下面加了冷气和音响实体旋钮,可以更方便控制风量和音量,而无须再看屏寻找,这就较富人性;至于前座的冷气出风口,风口的幅度有点低,调节出风量会是考验。


前座中间没有了排挡杆,用上了旋钮式的换挡方式,也节省了空间,就多加了一个无线手机充电板,前面还有两个杯架及一个小置物架,可放路费卡之类的小物件,很实用,电子煞车制也在排挡旋钮下方,方便好用。

■ 续航463km 本地化战略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上,确实有它的长处,这一点无法否认,自己本土那么多品牌自我竞争,也自我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淘汰,去芜存菁,而且国内市场的强大吸收力,提供了它基本的生存条件。
像MG名爵这样的国际品牌,能够生存下来也是因为有了中国内销的市场做后盾,然后再开拓海外市场;而对马来西亚的消费者,MG名爵不仅是进入我国市场,而且已有一系列计划,例如本地设厂,在本地组装这样的长远计划,这对MG名爵的形象或是对消费者本身,再没有后顾之忧。

说回MG S5 EV,它的动力组合包括了电池组为64 kWh的三元锂(NMC)电池,续航里程为463公里,快充(DC)最高支持140 kW,30分钟即可从10%充至80%;马力给到了245PS,峰值扭力为350牛米,零至百/公里加速仅需6.1秒。
这样的动力组合,可以说给的极有诚意,尤其是64 kWh的电池组,和其他中国新能源车对手,已算有诚意,相信它们的诚意会延续到在地组装,屆时期待小改款可以增加更多配备,回馈消费人。

基于MSP模组化平台打造的MG S5 EV,车身长4,476mm,宽1,849mm及高1,621mm,轴距为2,730mm,虽然2米多的轴距,设计师却能变出后座宽敞舒服的空间,无论是脚或头部空间,让后舱的伸展空间,得到极大的发挥。它的轮辋为18寸。


■ 双动力规格与充电效能
它共有两个版本,长续版动力为245 PS(180 kW),峰值扭力为350 牛米,零至百/公里加速仅需6.1秒,电池组为64 kWh的三元锂(NMC)电池,续航里程为463 公里,快充(DC)最高支持140 kW,30分钟即可从10%充至80%。

至于标准版动力为170匹马力,峰值扭力为250 牛米,配一台后置单马达,零至百/公里为8秒,电池组为50kWh磷酸铁锂(LFP)电池,续航里程为340公里,快充(DC)最高支持88kW,以及11kW(AC)慢充。
和MG4一样,它是基于MSP模组化平台打造,车身长4,476mm ,宽1,849mm及高1,621mm,轴距为2,730mm,轮辋分别有17寸和18寸,未还未有定案。

■ 未来美学与智能守护
前脸设计上,一贯的电动车风格,封闭前罩前脸配分离式头灯组,下方保险杆拥有运动风格强烈的主动式进气口,整体可看性极高。
MG S5车侧线条简单流畅,轮胎上方收敛的防刮板,以及车身下部的防刮材质加银色饰条,车顶更有行李框架。
尾部以贯穿式尾灯吸引眼球,车顶上的扰流翼,层次感的尾灯组,造就它的可观性。

内装部分,中控台正中以12.8寸屏幕主机为基调,再配以 10.25寸仪表板,主机下方还有实体按键,这让司机更易操控,这也考量了安全驾驶需求。它的主机支援无线Apple CarPlay 和Android Auto联线功能和语音控制,同时也提供360度全影摄像镜头。
安全配备方面,它有7个安全气囊,其中一个是前座手扶座气囊,以及主动式驾驶辅助,像自动紧急煞车,车道维持,车道偏移辅助,限速警示,后方来车警示,盲点侦测,自适应定速巡航系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