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各地的DC充电桩收费因地点和输出功率而异,价格有两类,根据电量(kWh)或时间计算。根据电量的介于每kw = RM0.55-2.20之间;根据时间的则介于RM0.50-3.60之间,主要依功率而定。例如,吉隆坡Suria KLCC地下停车场的Gentari 30kW DC充电桩,其费用是每分钟RM0.60(不包括停车费)、The Curve 和D3 Mall的3.7kW 充电桩,每20分钟费用为RM1.50,而一些宝马经销商提供的75kW DC充电费用为每分钟RM1.50;特斯拉的超级快充则是每kW RM1.25。
也有特别昂贵的DC快速充电桩,功率达180kW,那就是蚬壳油站的Shell Recharge,它在去年初启动时费用惊人,高达每5分钟RM20,而且必须先付RM4才能把尊车驾入停车坪。但去年底它大概也知道自己开价过高,把收费改成了时计,每分钟RM2.20,这也是业界最高的了,而且还需付RM5以预约充电桩。不过阁下也可以选择订阅加入会员,会员费一年是RM835,可享有每小时RM1.30的充电费,而3年的会员则只需RM.0.80,并享有其他福利。细节我们就不说了,只问你一个问题是,你确定自己每次都能在需要时去到蚬壳油站充电吗?


不过根据现有的玩法,在外选择DC充电,基于电量(kWh)来收费显然比基于时间收费更合算,道理很简单,充电与加油不同,因为EV充电的速率在0-100%之间是不一致的。就好像的智能手机的快速速度,它们主要在电量0-50%左右时才能获得最高充电速率,但随着电池百分比的增加,充电速率就会逐渐下降,而最后的10%(90-100%)通常是充得最慢的。汽车电池也是这样,所以你看到它们的宣传,一定是说从0-80%有多快,绝不会说从0-100%。
此外,采用时间单位计算的充电方式,每分钟的价格是固定的,不管你的车子到底充了多少电,如果你的车子的DC充电能力较低,也必须支付相同的价格,而更慢的充电速度意味着你付更多,因此选择基于电量收费对这些吸收电力慢的车子更划算。


■ 在家充电 电动车成本低
而根据笔者的体验,在某油站Gentari提供50kw的充电桩充电,从35%充至77%,加了电力33.678kwh,用了45分44秒;根据Gentari 每kw RM1.50计算, 充电的费用是RM53.55(见图3)。但若选择时计,其电桩通常是小电量的,一般是3.7kw,以该油站每分钟RM0.10的收费计算,45分44秒的收费是RM4.60,但只充了14.23kw,效率差了很多,若要充满smart #1 Brabus的66kWh三元锂电池,可得十多个小时啊!
抛开效率不谈,在外充电肯定比家里充电贵很多,当然,根据不同的车辆和驾驶习惯,每百公里的耗电量会有所不同。以smart #1 Brabus为例,其平均电耗为17kwh/100km,如果按照目前国能最高家用电价每kwh--RM0.571来计算充电费用,那么每百公里的能源费用约为RM 9.70。而燃油车平均是9公升/100km,油价按Ron 95 每公升RM2.05的价格计算,那么每百公里的燃油费RM18.45,几乎是对半。由此可见,若是在家充电,纯电动车比燃油车的成本低了很多。

■ 在外充电 电动车vs燃油车成本算一算
如果阁下是住在没有充电的地方,那我们再为你根据同样的电耗和油耗算一算在外充电的成本:
我们是根据smart #1 Bra bus续航380公里为基础,来比较它和燃油车的行驶成本。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行驶380公里的情况下,燃油车的费用是RM70.11,而smart #1 Brabus的费用是RM96.90。因此,在这个特定的比较中,燃油车的行驶费用更低。当然,若阁下懂得节制,阁下每百公里的电耗可能低于17kWh,那则意味着阁下的行驶成本可能更低(每省1 kWh/100km,成本降低6%)。
■ 购买电动车 看个人居住条件
总的来说,是否需要购买纯电动车,还得看个人的居住条件,如果没有居家的充电便利(比如住公寓),那基本上我们是不建议阁下购买。当然,阁下宁可花钱也要为减少排放尽一分力,执意要买它的话,我们也不拦着。

说到这里,还得顺便给smart #1 Brabus点个赞,因为它提供居家 22kw的交流电充电设备(大多数竞争对手的最高值为11kw),从10-80%的充电只需三个小时。这为车主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 想像一下,吃一顿午餐小睡片刻后,你的电动车就充满电了,而且不需要支付直流电的费用。
所以,在家充电仍然是最经济的,就算是自己需自费安装家用充电器,长远看也是值得和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