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首座 Proton 电动车生产厂今日(4日)于丹绒马林(Tanjung Malim)正式投产,标志着本地汽车工业在新能源领域迈入新里程碑。这座耗资 8200 万令吉、占地 2.2 公顷的新厂,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主持推介,并获多位内阁部长及州政府领袖出席见证。

安华在致词时强调,这一投资不仅是产能扩张,更体现了 马中两国的紧密合作。他指出,通过与中国战略伙伴吉利的技术合作,Proton 不仅能实现技术转移,还为本地工程师提供掌握未来汽车科技的机会。他并呼吁吉利加大投资,将丹绒马林高科技汽车谷(AHTV) 打造成区域汽车供应链,以及培训教育的卓越枢纽。

在仪式上,DRB-HICOM 董事经理丹斯里赛法依沙披露,Proton 第二款纯电车型 e.MAS 5 将在丹绒马林电动车厂投产,并定位为“更可负担”的电动车,专为中等收入群体打造。他指出,该车正在全国测试,总计将完成 30 万公里道路测试,下一阶段将移师东海岸。

Proton 旗下首款 EV e.MAS 7 自去年 12 月上市以来,已累积近 5000 辆国内外销售,成为马来西亚最畅销的电动车型。新厂投产的首款量产车型也正是 e.MAS 7,而 e.MAS 5 预计将于第二阶段投产。

安华指出,丹绒马林电动车厂的启用,将有助于降低电动车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让更多中产阶级与低收入群体能以更合理价格拥有 EV。他同时透露,Proton 已计划将电动车销往国际市场,包括埃及、南非、巴西等新兴市场。


他强调,Proton 将在今年 10 月举行的第 47 届东盟峰会前,实现电动车在新厂下线,届时将向二十多位国家元首展示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

目前,丹绒马林电动车厂的第一阶段产能约为每年 2 万辆,待全面投产后,预计可提升至每年 4.5 万辆。这不仅有助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将为 Proton 进军国际市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