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san 这则消息虽然震撼,却也在意料之中。原本可能改写日本汽车产业格局的 Nissan 与 Honda 统合计划,如今正式宣告终止。这两家日本汽车巨头在今日(2月13日)宣布,双方已同意终止去年 12 月 23 日签署的“业务整合备忘录”(MOU),结束为期近一年的协商。
回顾 Nissan 与 Honda 的合并计划,这并非单纯的成本整合或市场扩张,而是为了应对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确保日本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站稳脚步。根据最初的 MOU 内容,双方计划透过“共同持股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并由 Honda 指派多数董事及总执行长。

然而,经过多月磋商,Honda 进一步提出新方案,改为“股份交换”,使 Nissan 成为 Honda 的子公司,直接纳入旗下。
此举改变了 Nissan 的市场定位与角色。尽管近年来 Nissan 面临管理层更迭与业务重整,依旧是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品牌,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与技术基础。最终,双方认为此变革与原先“对等合作”的理念有所出入,而当前市场环境又要求企业保持决策灵活性,因此决定终止统合谈判。

尽管合并计划告吹,Nissan 与 Honda 并未彻底分道扬镳。双方强调,未来将在“战略伙伴关系”的架构下展开合作,共同应对电动化与智能车时代的挑战。这或许意味着,两家公司仍可能在电池开发、软体定义汽车(SDV)、自动驾驶技术等关键领域携手,甚至不排除在特定市场推出共享平台车款。
Nissan 与 Honda 合并破局,也反映出日本车厂当前面临的挑战。全球车市进入变革时代,欧美车企与中国新势力正加速电动化转型,并透过大规模并购与战略联盟强化竞争力。例如Toyota 与 Subaru 早已展开电动车合作,Mazda 也选择与 Toyota 保持技术共享,而 Nissan 则与 Renault 及 Mitsubishi 建立稳固的联盟。

相比之下,Honda 近年虽与 Sony 展开 Afeela 电动车计划,但在全球战略上的伙伴仍相对有限。
虽然这场 Nissan 与 Honda 的合并计划最终落空,但两家公司仍将以不同方式应对市场变局。未来是否会有更紧密的合作,仍需视日本车厂在电动化竞赛中的战略选择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