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斯拉(Tesla)掀起大尺寸中控屏幕风潮,越来越多车厂纷纷追随,将传统实体按键整合至屏幕介面中。保时捷(Porsche)最新推出的 Cayenne 内装甚至搭载品牌史上最大的中控屏幕。然而,根据外媒《Autoblog》报导,并非所有功能都适合透过触控屏幕操作,其中更点名了 5 项不应被“数码化”的功能,包括冷气温度、排挡、驾驶模式、音量控制以及雨刷。
《Autoblog》指出,若驾驶想在行车途中调整温度或风力,相较于直觉、易操作的实体旋钮,透过触控屏幕精准完成操作反而更困难,也容易让驾驶分心。

此外,Tesla 将排挡功能移至屏幕内的设计虽具未来感,但也引来质疑。虽然驾驶可随时间习惯此操作方式,但仍需更多注意力,任何妨碍驾驶快速切换挡位的因素都可能带来安全风险,更少了传统排挡杆带来的触觉回馈与掌控感。
至于驾驶模式切换功能,虽已发展数十年且愈加多样化,但若需透过屏幕层层点选才能启用,则极易造成分心。《Autoblog》以 Volvo EX30 为例指出,驾驶若想进入“性能全驱模式”,必须先开启多层选单,当最终完成设定时,原本的驾驭热情恐早已被消磨殆尽。
同样地,音量控制也是高度依赖即时反应与精准度的功能。实体旋钮可让驾驶在不移开视线的情况下微调,兼具便利与安全;而若改以屏幕操作,则容易影响注意力分配。

最后,雨刷控制更是经典范例之一。传统雨刷拨杆能透过肌肉记忆直觉操作,无需分神。然而,Tesla 却将雨刷设定整合至屏幕之中。虽然介面图示清晰,但仍需驾驶低头操作。《BBC》曾报导,2020 年一名 Tesla Model 3 司机因在行驶中透过屏幕调整雨刷,而分神导致车辆偏离车道撞树,最终遭罚款。外媒直言,若该车仍保留传统雨刷拨杆设计,这起事故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综观各车厂内装数码化的趋势,触控屏幕虽带来极简设计与科技感,但若过度取代实体按键,反而可能损及行车安全。正如《Autoblog》所言:“有些东西能被数码化,不代表它就该被数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