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就快到来,相信很多游子都归心似箭,也有很多人准备出游或探访亲友。
你是否作好安全回乡的准备?
根据警方过去7年的数据(除2021年行管令),每次新年期间的车祸率是平均每天发生上千宗车祸,每年这期间逾两百人死于路上;60%以上的死亡者是摩哆骑士或乘客。
驾驶态度决定一切,让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MIROS)主席黄绍文博士告诉《车天地》的读者,有关马来西亚人驾驶态度,希望大家有个正确的驾驶态度,不要害人害己。

根据研究,95%驾驶者在路上行驶,基本上都是潜意识驾驶;很多情况下,人们大脑的安排以潜意识把事情完成,不用特意考虑或思考如何进行、决定或作出反应,很自然就做了。
比如,你出外驾驶准备去便利店买面包,但到了便利店路口却没有弯进去,越过了想进去的路口,这是很多人都会发生的事,因为你平常驾驶没有驶入这个路口,潜意识就不会转进这个路口;这也是安全潜意识,让你不会随意转入你平常没有转进的路口。
如果驾驶手动挡汽车,当司机驾驶时,其实是潜意识处理转挡;你平常驾驶经过的交通灯也是潜意识里看到红灯停、黄灯减速及绿灯走;除非我们行驶在一个从未到来的区域,才会思考如何行驶。

不过,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主席黄绍文博士指出,在安全道路制度(Safe System Approach)的 安全系统大方向下,道路安全不再是单一朝向驾驶或道路使用者,而是整个系统。
“20年前,专家认为人们如同机械人般驾驶,这已证明行不通,现在,我们需要通过各种系统性的设置,如汽车或道路设计,人们只需要遵守系统性就可以避免道路上的碰撞与伤亡。”
他说,整个系统的概念是,如果发生车祸是可以减免伤亡率,比如安全带、防撞栏,而大前提是不能超速,几乎所有的设计都与时速及人类可承受的碰撞力有关。

国人不守交通规则
“很多马来西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爱超速、割双线、与时速有关的鲁莽驾驶、常在身心不合适的情况下驾驶都会造成车祸,这些驾驶态度在新年期间更明显。”
黄绍文说,只要遵守交通规则就可解决一切驾驶态度的问题,当局是根据安全性来制定和设计规则,驾驶时不使用手机、绑安全带、到了路口打方向灯、不插队、不滥用紧急车道、不闯红灯、不贪方便非法U转,简单动作,不怕慢,只要安全。
他指出,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第39至第52条文,13项条文都是针对驾驶道路造成的各类人命伤亡、财物损失或各项影响而作出各相对的声明和惩罚,罪成可被罚款或入狱或两者兼施。

■ 新年开车3大特别情况
一,在不熟悉的道路环境行驶
你去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行驶时,可能当地人习惯认为有些路口不需停下,而你认为需要停下,这样的差距想法会造成冲突,引起碰撞。

二,车流量增加
新年期间的道路状况会因大批游子回乡或人们出游而改变,相对的提高道路上碰撞几率。

三,驾驶不同的交通工具
人们可能在新年期间使用非平日驾驶或不熟悉的交通工具,如家人的汽车或摩哆,在不在意或不留意的情况下不熟悉当地驾驶习惯,并非本身的常规,会提高碰撞率。
■ 新年出行遵循5嘱咐
黄绍文的新年出行嘱咐:
第一, 自我鉴定身心情况,不要在身心疲累时出发。

第二,回乡或出游行程中,安排替换司机。
第三,乘客尽量司机聊天。

第四,出行前须良好交通规划。
第五,严谨遵守交通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