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重要的金融保障,保护车主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权益,但也随之产生有关车险的迷思。这些迷思可能源于信息不足、误解,或保险行业本身的复杂性;了解车险迷思和提高对车险的认知,车主或驾驶者日后可以更明智选择车险,更好的保护本身资产,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并确保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获得合理理赔。

保险就是合约,当你购买和签署后,就是进入与有关保险公司的合约关系,合同里的是双方互相有各自的责任,并非只是保险公司单一责任,而是双方面需要照顾的责任。
车主也应有耐心听一听代理告诉你的保单内容,了解购买的车险里有什么保障。这些全部都在合同里清楚列明,但由于车主一般没有了解和细看,往往会造成误解。同时,很多车主或驾驶者经历各类情况后,比如水淹车、车祸索赔不果等情况后,才知晓本身需要什么车险配套。
《车天地》盘点9大车险迷思,看看你是不是也曾想过这些有关车险的问题。
■ 迷思1:是否需要购买车大镜额外保险选项?
其实,在综合保险“1号保”内,“自损保险”里已包含保障车镜,车主可以通过主保单索赔车大镜,但这会直接影响明年主保单的无索偿折扣(No Claim Discount,NCD)。
如果是在车险保障车镜选项下索赔,则不会影响明年的车险保费折扣,因此,很多车主选购保障车镜的额外选项。

比如说,一辆车的车镜额外保险选项的保费是250令吉,而如果索赔综合保险来修理车大镜的费用后,因而失去明年车险费用折扣约1000令吉,这样一来,购买额外选项更为划算。
如果投保1000令吉,但你的车子在事故中仅破裂一片小镜需花费200令吉维修,一旦索赔,整个选项保单就没有了,需重新购买,这并不值得。
■ 迷思2:是否可自己投保,或通过保险代理购买车险?
都可以。最重要是了解车险的基本常识和原则,知晓额外车险选项的内容。
如果不清楚,还是需向专业保险代理了解,购买最符合本身需求和保障的车险。
■ 迷思3:当我要为车子投保时,为何有约定价值和市场价值之分?
在保险公司的角度,投保是根据两种方法,即约定价值(Agreed value)或市场价值(Market value);而市场价值又有保险公司提出的市场价值建议投保价(ISM market value)和自我定义市场价之分。
比如说,你购买一辆车子时的市价是2万令吉,在你使用一段时日后欲投保 时,保险公司会提出约定价值,或市场价值来投保;车主也可以拒绝保险公司提出的价值,要求以自定义价值来购买车险。
以上各种价值的车险保费有所不同,索赔时的结果也不一样。

■ 迷思4:更换保险公司购买车险反而省钱?
不会因此而省钱。2016 年 7 月 1 日起,大马实行汽车保险费率自由化,各家保险公司收费不一,车主可自行问价,在比价的清况下,车主可能可以从这里节省保费。
举例说,基于每家保险公司有本身的算法,可能同一辆车,在A保险公司会比B保险公司贵;可能B保险公司会比C保险公司便宜,差价可能达10%。
车主可以从比价中寻得最便宜的保费,但没有转换公司会比较便宜的说法。
■ 迷思5:驾驶里数越高,车险保费越高?
不会因里数而令保费高。不过,现今有些车险保单,可以根据车主要求的里数来购买车险。
举例说,有些车主认为本身很少驾驶,以行驶里数少为理由向保险公司特别要求减少保费,有些保险公司有这样的保单。这样的要求和洽谈一般是在主保单内,如果合同内注明以多少里数来计算,比如5000公里、1万公里或1万5000公,如果在超过这个里数后发生事故,车主就必须自付金钱损失。
如果没有特别列明里数,一般的保单就多少里数都可以索赔。

■ 迷思6:把配偶加进保单内,是否保费较便宜?
不会比较便宜。在马来西亚的车险选项内,可添加任何人的名字(每个名字10令吉)或所有司机“All driver”(25令吉)。
■ 迷思7:是否房屋保险和车险一起买会比较便宜?
不会比较便宜。在国外有类似配套,但在马来西亚暂未有这样的保险配套。
■ 迷思8:驾车到邻国有车险保障吗?
如果你的车子在马来西亚注册和投保,可以前往新加坡和汶莱,其余国家需另购车险。马来西亚车险只保障车子进出新加坡和汶莱,泰国需另购车险约100令吉,在泰国边境有很多人兜售这类保单,否则不能入境泰国;车主或驾驶者可以准备驾驶车子前往泰国时,向保险公司购买在泰国驾驶的车险。
如果是跨越数国的越野车队,除了新加坡和汶莱,要入境其他国家皆需另购保险。
如果在当地发生车祸事故,或撞及该国国民的车,车主可以通过越境购买的第三方车险索赔来赔偿对方。
■ 迷思9:车祸后是否一定要去报警?
无论是否要向保险公司索赔,车主皆需在24小时内报警,这是自我保护的动作。很多人撞车后没有去报警,这是不明智的。
车主在报警后,由警方作为中间人,会有一个谁对谁错的判断,作为日后的保障。

举例说,如果车子与摩哆之间发生碰撞,如果车主没有报警,摩哆骑士却向保险公司索赔,在保险公司不知道这起事故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能不通过第三方保险下的赔偿。
另外,基于民事诉讼可以6年内追究,如果事故后的第6年来,涉及事故的一方才来追究,车主没有报案纸和保单就会很麻烦。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