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新车中,辅助驾驶系统(ADAS)几乎已成标准配备,许多车主也日常依赖这些功能来提升驾驶安全。不过,是否“善用”这些系统,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极大。近期一项研究指出,部分辅助驾驶系统反而可能导致驾驶变得更危险。
该研究来自《Sage》期刊,题为〈智能系统警告对一般行为的影响:以进阶驾驶辅助系统为例〉(General Behavioral Impact of Smart System Warnings: A Case of 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s),由来自美国及香港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展开。他们取得一间未具名车厂的远端资讯数据,得以掌握包括驾驶者年龄、性别等详细资料,以分析驾驶行为与辅助系统之间的关联。

研究将辅助驾驶功能分为两类:不太紧急的警告(如盲点侦测)以及高度紧急的警告(如车道偏离警示、前方碰撞警告)。分析显示,盲点警示这类“不紧急”的系统可使紧急煞车事件下降6.8%,有助提升行车安全。然而,配备前方碰撞警告与车道偏离警示等“紧急警告”功能的车辆,反而出现紧急煞车事件增加5.7%的状况。

研究人员解释,这可能是因为驾驶者过度依赖这些紧急系统,在心理上降低警觉心,误以为驾驶变得“更轻松”,从而忽略自身责任。相对而言,较不紧急的警示反倒会促使驾驶者更加留意周遭环境,进一步改善行车习惯。

此外,研究也发现性别差异的存在。女性驾驶对辅助驾驶系统的警示反应较快,能较迅速地学会反射式行为修正,而男性则更可能出现风险较高的驾驶行为。
虽然不同类型警示带来的驾驶行为结果不同,但整体来看,辅助驾驶系统仍具正面作用。数据显示,前方碰撞警示与车道偏离警示可让事故率下降约15%,盲点侦测系统则可降低19%,证明无论是哪种系统,都能有效减少交通碰撞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