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买车,如果你的预算是在10 万令吉或以上,你多了一个头疼的考虑,那就是,应该跟上潮流,购买纯电动车(Electric Vehicle,EV)吗?
其实,我们不说你也可能已为自己找到很多原因,例如环保、经济、性能和未来趋势等多个方面,你可能也很乐观,因为经过你的搜索,你知道EV的维护成本低,驾驶体验好,而且还有税务优惠,在2025年之前连路税都不必付。但这些好处可能都不能掩盖你对长程远行的焦虑,因为你也了解,大马境内的充电桩还在发展阶段,并不是那么普遍,纯电动车子再好,没有电时,一切都是枉然。
那么,一台纯电动车,到底续航应该是多长,才不会让你有里程焦虑?
我们可以告诉你的是,没有最长,只有更长;重点看你如何使用。而这个“如何”,涵盖你的驾驶习惯,使用概念及思想准备。

例如你是住在城市或州首府,平常每天就只是上班下班,或只是逛街购物才用车,马自达(Mazda)那款续航程只有199公里的 MX-30都已经够你用。但如果你每天开车过埠,而且喜欢飙车,续航程将近700公里的奔驰EQS 500也一样让你焦虑。因为驾驶速度越快,空气阻力会大增,电耗就越高,续航更短,焦虑也更明显。

但认真来说,更多时候,你在购买纯电动车前对续航程的忧虑,源自你对它的陌生;而买了它的人在初期出现的续航焦虑,还是因为陌生、不习惯。
就比如你是已婚人士,但在拥有自己的孩子之前,你对育婴这事是一窍不通的,然而当孩子诞生后,你在适应期间,慢慢就会从陌生和不习惯中掌握很多相关知识,并成为老手。你以前可能从未注意到存在于购物中心的育婴室,但有了孩子之后,你会发觉它们竟然到处都有,这是因为你的注意力放在了这里;对汽车充电站的认知也类似,一旦你拥有了纯电动车,你会比哪些驾燃油车的人更清楚哪里有充电桩。

尽管目前大马的充电桩不是那么普遍,但是如今要寻找它们并不是那么难了,这些提供充电设施的包括ChargEV、 Shell Recharge、 Gentari 及 Go To-U等,你还可以通过谷歌地图帮你找到最靠近你所在位置的充电站。而各种APP 如PlugShare、Setel、ParkEasy及Jomcharge 等,也能让你在找到充电站后轻易付费充电。



此外,还有一个称为电动车行程规划器的ABRP (A Better Routeplanner)应用程式;ABRP的使用方式很简单,设定旅程起点、终点、中途点以及出发电量,就可以规划出路线,并查看中途是否需要充电。如果中途停靠的地点可以充电,只要设定停留时间及充电速率,ABRP都会一并纳入计算。
当然,你还有在家充电的选项(公寓住户可能没有这个条件),但归纳在一起,不论是忧虑还是焦虑,续航的问题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缓解。
注意哦,我们说的是“缓解”而非“解决”,因为只要你常常陷于电量不足的状况,你的续航焦虑是无法解决的。与此同时,车商会不断推出续航里程更长的车款来吸引人,尽管那只是把焦虑情绪推迟而已。就好比吃一碗饭不饱,你可以吃二碗、三碗,但吃得再饱,最终还是会饿;关键是饿的时候能否找到果腹的东西。你不会因为吃饱了还会饿,就决定从此不再吃东西吧?

用纯电动车的道理也一样,一旦拥有了它,你最基本知道自己的车款能跑多远,你需要做的是合理规划航程,并花一点时间去规划充电问题,这可能在开始阶段稍嫌麻烦,但它跟哪些驾驶燃油车的人等到出红灯警告才烦躁的人还是有差别的,因为你已有思想准备,清楚知道自己的下一步。
归根究底,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存在大幅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车速、驾驶习惯、环境温度等,导致实际行驶里程与厂家公布的续航里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容易引发车主的心理落差和续航焦虑。而不同情况下的续航里程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人们难以准确预估实际行驶里程,进一步加剧了续航焦虑。
要克服它,阁下在购车之前需要计算的是时间成本,以及购车之后的充电时间规划。能做到这两点,基本上就不会有焦虑了,这是大多数燃油车主没有想明白的道理,人对于未知的东西首先会考虑到的一定是不确定性,一旦形成不确定性,难免就会产生焦虑。
所以不论是300km或600km,如果你没有养成行前规划,那你就会面对焦虑。阁下可以争论说,驾燃油车可没有这么麻烦啊!没错,那你就不要考虑买纯电动车啦,因为以上是我们对其潜在用户说的呀!
◆ 纯电动车使用成本
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主要包括能源费、保养费和保险费。
能源费即电费,根据不同的车辆和驾驶习惯,每百公里的耗电量会有所不同。以纯电动汽车为例,如果以15kwh/100km的耗电量来计算,并按照目前国能最高家用电价每kwh RM0.571来计算充电费用,那么每百公里的能源费用约为RM 8.56。而燃油车平均是 8公升/100km,,油价按Ron 95 每公升RM2.05的价格计算,那么每百公里的燃油费RM16.4,几乎是对半。

保养方面,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有所不同,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需要特别的保养和护理。除了常规的保养,还需要电池检查和维护,这些费用可以事先向汽车公司查询。当然,纯电动车也是需要保养的,例如定时要更换齿轮油、空调滤芯、煞车油等,尽管价格会因品牌而异,但由于不会像燃油车那样频密更换,因此也应该也可以省不少。
保险费用方面,新能源汽车的保险价格通常会高于燃油汽车,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存在较高的风险。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驾驶习惯和车辆类型,新能源汽车每百公里的使用成本会有所不同,但确定比燃油车低。

◆ 在家充电选项
不管你家的电流供应是单相电源,还是三相电源(Single-phase/Three-phase),跟着你的纯电动车而来的充电装置,可能只是普通插头接墙上插座的Mode 2充电器而已,这种AC(交流电)的充电量仅为1.7kw,充电速度是超慢的,充一个晚上也可能只充了5%(视电池容量而定),那你需要买一个 7kW 的充电器,价格约 RM3,000 - RM5,900;如果你需要另外拉电线到屋檐下,你安装充电器的费用当然得加一点。

如果你家采用的是三相电源,你也可以选择更强的 11/22kW (价格介于 RM3,500 - RM 8,900),但 22kW 的充电器未必比7kw的快三倍,得看你车上的车载充电器(on board charger简称OBC)而定,它负责把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DC)充电,其输出电压则依电动车电池规格而不同。以目前大马市面上可以买到的纯电动车而言,只有 Porsche Taycan是可以支援22kW充电的,因此你可能最多只需要11kw的,尽管它们之间的价格差异不是很大。

◆ 在外充电成本
大马各地的DC快速充电器价格因地点和DC输出功率而异,价格有两类,根据电量(kWh)或时间计算。根据电量的介于每kw = RM0.55-1.70之间;根据时间的则介于RM0.50-3.60之间,主要依功率而定。例如,吉隆坡Suria KLCC地下停车场的Gentari 30kW DC充电桩,其费用是每分钟RM0.60(不包括停车费)、星巴克位于Setia Alam的60kW DC充电桩,分钟费用为RM1.20,而一些宝马经销商提供的75kW DC充电费用为每分钟RM1.50。

也有特别昂贵的DC快速充电桩,功率达180kW,那就是蚬壳油站的Shell Recharge,但费用惊人,高达每5分钟RM20,而且必须先付RM4才能把尊车驾入停车坪。听说有些电动汽车车主在这些充电站充电时支付超过RM120。

不过根据现有的玩法,在外选择DC充电,基于电量(kWh)来收费显然比基于时间收费更合算,道理很简单,充电与加油不同,至于EV充电的速率在0-100%之间是不一致的。就好像的智能手机的快速速度,它们主要在电量0-50%左右时才能获得最高充电速率,但随着电池百分比的增加,充电速率就会逐渐下降,而最后的10%(90-100%)通常是充得最慢的。汽车电池也是这样,所以你看到它们的宣传,一定是说从0-80%有多快,绝不会说从0-100%。

笔者最近的体验,根据电量付费,到一间提供60kw充电桩的充电站充电,充了16分52秒,收费是每分钟RM1.60,总共充了16.078kwh,费用是RM27.20;若是以电量计算,根据Gentari 每kwh RM1.40计算, 充16.078kwh的费用是RM22.50,便宜RM4.70。

这是因为采用时间单位计算的充电方式,每分钟的价格是固定的,不管你的车子到底充了多少电,如果你的车子的DC充电能力较低,也必须支付相同的价格,而更慢的充电速度意味着你付更多,因此选择基于电量收费对这些车子更划算。另外一个省钱的方式,就是不要在电量达80%以上时继续用DC充电,因为为最后的20%充电速度特慢,你将因此付更多的冤枉钱。
当然,在家充电仍然是最经济的,就算是自己需自费安装家用充电器,长远看也是值得和方便的。一些保险公司如Etiqa保险,还会在你投保其车险时赠送家用充电器和提供相关保险,大家在下单时也可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