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内,电子后视镜逐渐普及,成为部分车款的标配或选配。然而,这项新兴科技究竟是否为驾驶人不可或缺的配备?让我们从其优缺点来深入探讨。
■ 电子后视镜优势:
1、超广角后视范围
电子后视镜的视野几乎涵盖车辆后方所有视觉死角,提供更清晰开阔的后方视野。此外,即使后座有乘客或堆放大量行李,也不会影响后方视线。

2、多功能整合
电子后视镜通常结合行车记录器功能,包含前后双镜头录影。同时,后镜头还支援倒车影像,对于老司机而言,这是一项极具实用性的升级选择。
3、高通用性
无论新车或老车,都可安装原厂或第三方品牌的电子后视镜,且不影响车内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运作。
■ 电子后视镜潜在缺点:
1、镜面反光问题
电子后视镜的屏幕材质通常为镜面,当屏幕关闭时可作为传统后视镜使用。然而,在车外强光环境下,镜面容易倒映外景,若屏幕亮度不足,会影响观看由镜头输出的影像。

2、硬体整合设计的限制
部分厂商将前录影镜头整合至后视镜本体,虽然节省了空间,但由于后视镜通常略微偏向驾驶座,导致前镜头的视角可能出现歪斜,且无法调整。
3、破坏式安装
多数电子后视镜采用弹力绳固定在原车后视镜上,但有些厂商选择直接将其黏贴在原本后视镜上,这种方式在需要维修或更换时会相当麻烦,甚至可能影响原后视镜的功能。
4、后镜头安装位置的挑战
后镜头的位置通常依厂商设计不同,安装于车外(如倒车镜头附近)或车内(如后挡玻璃中央)。例如车外式镜头虽具防水功能,但雨水附着在镜头上的水珠难以清洁,影响影像清晰度。而车内式镜头虽无水珠问题,但深色或高反光隔热纸可能导致影像曝光异常或出现玻璃倒影。
■ 总结 :
电子后视镜可视为行车记录器的延伸,进一步强化了后方视野的应用功能。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电子后视镜大幅降低了后方死角的影响,确实是不可多得的配备。
然而,其硬体整合与使用细节仍有改善空间。对于考虑升级的车主,建议根据实际需求与预算选购,并确认产品的安装与使用体验是否符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