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内装设计趋于简约化,许多车款逐渐取消实体按键与旋钮,改以触控屏幕统合控制功能。这种改变的确让车内看起来更具科技感,且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却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越来越多司机认为,触控屏幕虽然看似现代,但使用起来往往不如传统按键直观,特别是在行驶过程中,频繁进入多层菜单的操作可能导致分心,进一步提高事故风险。

以调节仪表板亮度或座舱气氛灯为例,这些功能曾经是司机轻松触碰的物理旋钮或按键,但如今,许多车款将这些操作隐藏于屏幕深层的选单中。这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也迫使司机在行车时必须将注意力从道路上移开。虽然有些车型配备了自动调光功能,但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无法完全符合司机需求,例如在夜间行驶于灯光稀少的乡间道路时,调节亮度成为一件不可或缺的操作。

▲Mercedes-Benz
None

针对这种趋势,Euro NCAP(欧洲新车评价计划)拟自2026年起,针对取消方向灯拨杆、危险警告灯按键等基本控制功能的车型采安全评分扣分。这项新规定表明,汽车内装的设计不仅要符合现代审美与技术需求,更必须重视司机的操作便捷性与行车安全性。毕竟在关键时刻,简单而直接的操作可能挽救生命。

事实上,随着消费者的批评声浪逐渐增加,部分车厂已开始重新引入实体按键。例如Volkswagen在新款Golf车系中恢复部分物理控制旋钮,试图在数码化与实用性之间取得平衡。而Hyundai和Kia等品牌,也选择在触控与实体控制间整合,提供司机更多灵活性。

▲Volkswagen
None

触控屏幕的普及曾一度被视为汽车设计的未来,但在实际使用中,它所带来的不便与安全隐患逐渐暴露。未来的汽车内装究竟该如何平衡科技感与实用性,将成为业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司机而言,究竟是怀念实体按键的直观操作,还是接受触控屏幕的科技化便利?这场两者之间的拉锯战,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